Home » , » 《從羞恥心與自責之異同說起》- 作者: 曾昭旭
Views

《從羞恥心與自責之異同說起》- 作者: 曾昭旭

在我7/5發表的《不要用目標和計劃來迫害自己》文後,霍晉明君留言問起羞恥心和我文中提到的自責有何不同?(乃因我文中提到對過去之事當不後悔、不懊惱、不自責。但羞恥之心卻似乎是應該有的。遂與自責似應有不同。)霍君並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其言曰:

曾老師,想請問一下,那羞恥心羞恥感,與自責的差別是什麼?

我感覺,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這個羞惡,有一點是「事前」的意思,就是「不屑」。即看不慣,羞與為伍,也就是雖然事不關己,但一樣有強烈的是非之感,即正義感。後來的江湖道義,也有點這個味道。所以,這個「羞惡」,即是凸出一個正當的行為方向的選擇。與「恥其人」的恥一樣,都是針對某事而有點「表態」、一個方向上的表明的意思,針對的是「將來」。

而知恥近乎勇,這個恥,就有點事後的味道。所謂「恥辱」,就是已發生的。但這似又可分為別人加諸於我的,或是自己的不是而造成的。比如「恭近於禮,遠恥辱也」,這裡的恥辱,應是別人外加於我的。而「知恥近乎勇」的恥,「行己有恥」的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等,或一般責備人「不知羞恥」的羞恥,則這個「羞恥」好像是自己造成的。有點自我反省而後有,因此自我批評的意思。

不曉得以上的分別對不對?

那這個「知恥」,「羞恥心」,與自責有什麼不同呢?

我的回應如下:


從事前事後來辨析恥感,容易橫生枝節,不如從主觀面伸展到客觀面這一向度去分析,比較簡明。

先從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一作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談起:仁義禮智,明顯有一從主體良心往外在客觀面推擴伸展的次序。惻隱之心是內在良知的啟動,好比同情心,乃是道德行為之始。羞惡之心則是心念形諸行為後的反應,不管是別人的行為抑自己的行為,若判斷其為不順良心不合道德,皆會起一羞惡之感(今人謂之「噁心」),此即針對行為逆推其動機而生之義不義之判斷也!惻隱之心以純屬主觀內在,故唯能自知;義不義之行為則已表現於外,故見者皆可有其道德判斷也。

然後到禮,則不止客觀,更且有眾人在此客觀的禮樂體制上的共識,大家一起遵循以建立群居之秩序,於是依此共識而起互相禮敬謙讓之心,以為客觀的道德秩序運作之始。最後,更由客觀的禮樂制度上提到抽象的知識義理之世界,以釐訂普遍之真理、原則,此即據義理以定是非之智心也。當然,禮與智其實有迴環互動的辯證關係:禮秩序可歸納而成抽象之義理以指導人之社會生活;抽象的義理亦須落實於生生不已的禮樂生活中各有其與當下相應的權𧗾斟酌以得中。(此可參考孟子另章所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

以上由良心之由內而外推擴以說仁義禮智,羞惡之心或恥心便與所謂「對過去之事不後悔懊惱自責」在行文脈絡上不相干,而不必辨其異同了!要言之,此所謂自責,非道德反省自我砥礪之義,乃假裝自責實欲卸責之意,與羞惡之心屬積極地呼應道德心之躍動實杳不相干也。

此義若改就《中庸》所謂「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以論,亦同樣可以呼應,只是非直從道德生活由內而外直貫而出來說,而是從人文教化的立場由外而內之逆反方向立言罷了!蓋人文教化非自仁心之悱惻始,而是從多識前言往行的知識教育、歷史教育始,故首言秉智心以好學。然後據所知之理以力行,則於為人之道雖不中亦不遠矣,故曰近仁。然後於此漸磨漸修中,過誠難免,則須秉恥心知過而勇毅求改,庶幾可愈近於道也(於此確有自我反省義)!二說一順一逆,內外之間,亦可構成一迴環相生之辯證關係也。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顯示表情符號

本週熱門排行榜

臉書粉專輪播(隨機更新)

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Created By SoraTemplates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 | Copyright © 2021 101 Wise Talents | 本站由架設 | 站長 : 獨孤氏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