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 » 【人際關係】系列-3- 曾昭旭 著作
Views

【人際關係】系列-3- 曾昭旭 著作



人際關係系列之三:

缺愛症以及他的複雜延伸


1.引言:原生家庭與親情缺失症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種種身心病痛,在所難免;正所謂「人之生也,與憂俱生」。但這許多不如意事,尤其是心靈的傷病,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在諮商輔導上常會追溯到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以及人際關係,而這原始的創傷經驗,一言以蔽之,不外就是缺愛

義大利名導南尼莫瑞提2011年的作品《落跑教宗》(Habmus Papam,直譯為《教皇誕生》),探討的主題就是通過天主教新選教宗事件,點出連眾所仰賴的教皇,都其實和所有信徒一樣,患有源自童年的「親情缺失症」,也就是缺愛症。以致這位因熱門候選人配票失誤而意外當選的敎宗,也是無意政治卻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主教,不敢就任,只好落跑⋯

原來老天爺的巧妙設計,原是要趁著生命在幼稚尚未受社會污染的的純真年代(好比燃點很低的乾燥木柴),通過無私的母愛(好比温度極高的純青火焰),好把人心的母火(創造與愛的良知良能),在最佳狀態中點著,於是人的道德生活便可以順利上路。所謂取法乎上,入手便正,自然會少走許多冤枉路。因此中華文化傳統自來重視幼教母教,是非常正確有遠見的。(不妨參考《易經》的蒙卦。)


2.缺愛症的初期症狀

但人文生活事實上卻並不能如此理想,當孩子遇到某種生活中的打擊之時(這種生活打擊當然非常多端,從摔個跤到被責罵都可能是),母親(當然也可能是父親,在此姑以母親為總代表)卻常常未能在第一時間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呵護好孩子的生命;遂使孩子對可信賴的母親產生懷疑,也對自我的存在產生懷疑,而親密的親子關係也就開始疏離了!人的孤單、無助、不安全感遂開始萌芽滋長,構成生命存在的基本病痛。此即稱為「親情缺失症」、「缺愛症」,由此凝成的心結即可稱為「被拋棄恐懼情結」,在道德生命的成長課題上則可能構成被卡住、長不大,或恐懼長大、拒絕長大的後遺症

懷著這心結的人,心情是矛盾的:他一方面依然處於幼小未能獨立生活的狀態,因此仍需要被愛、被照顧、被保護,亦即仍需要找到可堪依靠的對象以支撐他的生活;但一方面又深懷再度被拋棄、再度受傷的恐懼。因此會對愈愛他的人,愈忍不住懷疑、拒絕乃至想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辦法去測試對方的愛;而令愛他的人備感困擾,乃至受不了而生氣,說出不理你了的絕情話;乃至真的忍不住拂䄂而去,反坐實了他的被拋棄恐懼為真。

這種矛盾心態其實在早期的親子關係中已屢有表現。例如孩子的撒嬌,其實就是在測試媽媽還愛不愛我?(我乖、我聽話,所以你愛我,那不算;我故意調皮搗蛋,看你還愛不愛?這時還愛,才算。)但有時候過度測試(例如媽媽正在忙,撒嬌得不是時候),媽媽生氣了狠打屁股,孩子就會委屈地放聲大哭。(我不是你的心肝寶貝嗎?你幹嘛打我?)孩子的微妙心跡,媽媽真明白嗎?要認真明白,才能及早化解啊!

若不能及早化解,等孩子的童年過去,就難了!這一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出現,自由獨立的要求逐漸蓋過被愛的要求(如進入青春期);一方面是無私的母愛也漸漸過了保鮮期,逐漸對孩子有了種種期待(要乖、給我好好唸書考第一名⋯),甚至變成親子間的利益交換(你考到前三名就給你買手機⋯)。總之,當孩子漸漸長大,親子關係逐漸疏離(唸小二、小三的孩子每天下課回到家都會把學校的事一五一十全跟媽媽講;唸國中之後,他有事會跟同學說、老師說、網友說,就是不跟爸媽說⋯),缺愛症的解決就無法再著落在媽媽身上了。

於是,人對一直沒有充分滿足的被愛渴望,就會不斷投射到種種對象身上,也可以說開始不斷在找尋母親的替代品。在本文我們不能詳說,所以略過比較不典型的枝節,只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來逐一介紹。


3.情人是第一個母愛替代品

母親的第一個典型替代品就是情人

患缺愛症的人,雖然身體按生理法則早已發育成年,進入社會也已按照社會法則成功扮演各種角色;但因心靈發展停滯,所以生命深處其實還住著一個五歲小孩。這小孩平時隱藏著,只有在某些機緣縫隙偶爾出來任性一下(例如喝醉了、到遠處旅遊)。但如果陷入戀愛,人常常就會整個人變回一個五歲小孩,刁鑽古怪、撒嬌耍賴、任性胡鬧不講理等等,不一而足。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就是在愛的約定下,設定你愛我、我是被你愛的,所以我可以放心信任你、依賴你,而把我的真情(生命存在的真實情狀)全盤呈露;因為你基於愛我,一定能完全了解、諒解、包容,好讓我在這安全又美好的氛圍中獲得完全的釋放、療癒與復元⋯⋯

這真是陷入熱戀中的情人最浪漫美好的嚮往與投射啊!但他忘了,或者根本不明白,他的情人其實狀況、程度、能力都跟他差不多,通常還跟他一樣懷著相同的嚮往與投射,又那有能力以足夠的愛能去幫他療癒創痛呢?因此許多情人的戀情,最後都不免以失望、責怪、怨恨,反而益增雙方的創傷告終。原因都不外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在談戀愛,而只是有意無意地把對方當成母親的替代品罷了!


4.第二類母親替代品是投身於事業

因為將缺愛症投射到戀情實在是太直接、太激烈,而且再度受嚴重創傷的風險也太高了!(所以激情熱烈的戀愛常被喻為飛蛾撲火。)於是有了比較安全、比較理性的第二種母親替代品,就是事業

廣義的事業包括學業、商業、社會事業、政治事業等等。這正常地說,當然有基於興趣、才能、自我實現、創造與愛而主動參與的事業;但在此切題地說,也正有為尋求認同與被認同(被接納、被庇護)而參與的事業。這時人會為了符合或迎合群體的標準而努力表現,甘心奉獻,以博取群體的肯定、讃譽、名聲;群體也相對地會設計種種賞罰的制度,以吸納、篩選對群體有利的人才,同時也回饋以種種名利以為酬庸。遂漸漸構成個人與群體的利益交換,甚至強化為互相依存的關係;使用的手段則從強調忠誠到威迫利誘、恐嚇籠絡,無所不包。到這時,早已不是人對事業的主動參與,自由出入;而等同於賣身投靠以換取一份安全感了!所以常有「嫁給了事業」或「政治是一條不歸路」等等說法。而究其實,則仍是在缺愛的恐慌中,找一個可堪依託的母親替代品罷了!雖然在事業體制的運作中,看似有理可循(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像戀愛之變幻莫測;但在利害關頭,依然是十分的非理性,而且它日積月累,束縛生命的慣性力量,更是戀情所遠遠比不上的呢!


5.替代母親的終極形態就是宗教

而當人一再找尋可堪依託的母親替代品卻一再失望而歸的時候,一個最後的終極替代品出現了!那就是宗教。

的確,宗教就是一個大媽媽,能以博愛哀憐、同情悲憫接納所有走投無路、哀哀無告的苦難眾生。所謂「凡來求的,我必給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確是徬徨世人的最後投靠。

但宗教的博愛胸懷、布施悲願固然偉大高卓,但以投靠之心去皈依宗教就是道德生活的終極關懷了嗎?這從最正大的宗教初心而言,已不盡如此;若一不小心,將宗教生活固化為一種生活模式,則極容易變質為一種更龐大複雜的個人與體制互相依存的態勢。這便是種種邪教的由來,而其共同盲點,即在失落了愛人以德的初衷,而流入以利相求的歧途罷了!


6.結語:錯過母愛,只能自求獨立

是的,還原為老天爺在純真年代的巧妙設計:為什麼母愛的無私只在孩子幼年?為什麼當孩子自我意識出現,心靈母火就無法再靠母愛點燃?即表示親子一體的原始狀態並非恆久,而只是生命成長歷程中的初階。然則即使錯過了這最佳的點燃時機,人其實也已經無法找尋任何的母親替代品來彌補,而必須另尋他途了。即使因為受傷未癒之故、生命被卡住以致無法成長之故,而需要找一個母親替代品來暫時依託,那也只該是暫時的棲息與將養,而非可依賴終身。否則此依賴關係必變質為互相利用的私心,而非真誠正大的相愛。

是的,孩子長大了,是該離家以自立的;即使只有身體的長大而心靈還卡在五歲,也不能再依戀媽媽而必須自尋他途了!而至於這自尋的他途該是什麼?則且留到下一篇再談罷!

2022-9-8 曾昭旭 著作

下一篇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顯示表情符號

本週熱門排行榜

臉書粉專輪播(隨機更新)

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Created By SoraTemplates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 | Copyright © 2021 101 Wise Talents | 本站由架設 | 站長 : 獨孤氏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