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系列之六:
《無私之愛才是自我實現的終極答案》
1.引言:只有勇敢從被卡處走出,才能看見人生希望
人生的自我實現之路有始端有終端,始端的生命存在立足點就是自由,終端的道德價值創發處就是愛。可以說生命成長之路就是始於自由終於愛;亦即基於主體性的自覺,創造性地發展出道德性來,以圓成其道德主體性(道德自我、道德人格)之謂也。這自我實現之路可有三個階段性課題有待人去次第完成,就是第一階的生存安全感與被愛需求、第二階的自我肯定與第三階的愛之主動推擴。當然此三階是一而三三而一的緊密關連,如果前一階未能完成,後一階也就會被卡住而難以順利通過,遂構成人生的病痛,而且是愈益複雜幽深的複合性病痛。要療癒這層層病痛,常須勇敢從被卡處走出,自覺地翻轉到更上一層更後一階,去作更全面更整體的自我實現努力才行;即所謂迎頭趕上(而非在後苦苦追趕)、畢其功於一役也;亦即綜病痛療癒與價值創造為一體的當下即是之道德實踐也。所以孟子才說:「人恆過然後能改。」又說:「人之有德慧術知,恆存乎疢疾。」更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經歷種種苦楚考驗,才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總之是「憂以天下,樂以天下」,原來人生根本就是禍福相倚、憂樂相生、神魔同體的辯證性存在啊!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一再表達這生命存在的辯證本質,最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人不要怕難怕病,不要因為犯錯失敗而覺得丟臉,結果讓自己就此卡在辯證歷程的轉折處無法成長;即上文所謂憤怒的倔強、悲傷的倔強、絕望的倔強等等充滿矛盾的複合症狀也。所以一定要勇敢地從這被卡處走出來,看到人生辯證弔詭的真相,才能品嚐到生命成長光明又微妙的滋味。
真的,在三階的病痛中,就是第二階有關自由、自尊的病痛最顯矛盾相、最會帶給人生巨大的衝突與嚴重的痛苦。乃因半調子的自由與覺,會造成高自尊卻低自信,有愛心卻無愛能的困局。而原因無他,愈強的自我意識,也愈容易釀成自我的迷執而墮入魔道罷了!在自由兩可、進退兩難、真假難辨之際,人是一隻耳朵聽到天使的呼喚,另一隻耳朵卻充盈著魔鬼的誘惑。許多大魔頭都曾有救國救民之志,許多聰明勇武之士卻終究不免墮落泥塗。晉朝的桓溫竟然會説出:「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當遺臭萬年。」這樣的話,戰國的伍子胥則透露出這種弔詭的心聲:「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則也可見在這一階中的天人交戰、神魔相爭、愛慾糾纏,真的是有多麼嚴重了!吾故曰:所有人生問題本質上都是感情問題,而所有感情問題本質上都是自我問題。即因不管是人我相與之情,還是生命獨立之情,其共同交匯點仍是擺不平這個自我也。因此,怎麼能不趕快想辦法走出這個最大的自我卡點呢?
2. 問題的答案就是愛
但,要怎樣才能走出這個卡點呢?首先,按照之前提到過的邏輯:在某一階卡住了,就要翻到更上一層去一併解決。所以在第一階被卡在缺愛症或被拋棄恐懼情結,就要直接進到第二階去求自我肯定、人格獨立,然後被愛的需求就自然被超越被取消了!同樣,當第二階的自我肯定未能完成而被卡在自尊匱乏症或自卑情結,也當更翻上一層,直接進入第三階去實現生命成長的最後課題,就是愛。這時,自我肯定的需求也就在愛中被自然融化,或者說也微妙地獲得實現了!
原來,自我肯定是一種有我之境,乃是把自我從人際關係中或人群中抽離出來加以凸顯(這凸顯即稱為獨立)。但愛卻相反的是一種無我之境,乃是放下自我的凸顯,轉以謙遜空虛之懷去接納一切,也進入一切,以獲得人我、物我的相融為一體(此相融之一體即稱為和諧)。而在這愛的相融中,自我並不是被取消了,反而是因此體驗到更充分的自信(連放棄自尊都沒有關係),也獲得更充分的實現(在無我中肯定自我)。此即所謂翻上一層去作更整體性的自我實現,亦即連之前被卡住不得實現的部分也一併獲得解決也。所以,在無我中是可以反而有我的;也須有真我的投入,才反而可以做到真正的無我。這時,有我與無我,或自由與愛,便不止是相融為一體,更可說是相即為一體了!
所以,人生問題的終極答案,便可直接以一個愛字來總括。所以不論是宗教、倫理,還是文學、藝術,或標舉或歌頌,或描繪或嚮往,無不歸結於愛。而落到人生現實,為什麼為愛獻身、以死明志的事例屢見不鮮?為什麼在生死關頭,愛最經常呈現她鮮明的身影?不就因愛是意義感、價值感、永恆感、莊嚴感的最經常創造者,就是人生問題的終極答案嗎?
不過,愛也是一個無法定義(或有無限定義)而被嚴重濫用的字眼,怎麼樣的愛才是符合以上所述的真愛而不是假冒為善自欺欺人的贋品?便須有最基本的釐清,才不致不但翻不上去,反而引生更複雜難解的病痛。
3.愛的最基礎要義就是無私
關於愛的基本釐清,首先就是愛不是指被愛而是指去愛(所以不要卡在第一階);其次就是愛不是指推銷自己(我愛你,你聽我的就是了!)而是指成全對方(所以不要卡在第二階);第三就是愛不是指愛之以姑息(只滿足對方的暫時性需求如形軀存活)而是指愛之以德(指向對方的永恆性需求如成為一個自由獨立有愛心富愛能的人),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成全;第四就是一說愛就是指愛一切人,即所謂博愛、兼愛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是以愛一切人之心去愛眼前人,或以眼前人為所有人(乃至所有物乃至全宇宙)的總代表去愛,因為這才是最充實飽滿永恆不變的真愛。而總此四者,即謂之無私,也就是認真把對方乃至把一切人都當作「人」來看,而以整個「人道」去對待,亦即全心幫助對方去充分地活出自己亦即自我實現也。
而怎樣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呢?當然就是自我成長已走到第三階亦即已指向充分地自我實現同時也不斷在自我療癒的人。即孔子所謂「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也。原來己立己達與立人達人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博愛眾生根本就已藴涵在自我實現之中;所以己若不立不達,即無以立人達人;但同樣的若不能立人達人,己立亦非真立,己達亦非真達。所以孟子才說:「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納諸溝中。」陸象山更說:「天下事即分內事。」此之謂無私。這無私是不止於自我而更向外推擴的意思,即孔子所謂「恕」、孟子所謂「擴充良心」、朱子所謂「推己及人」也。
當然,這博愛一切之事是永遠做不盡的,所以恕道的重心並不在無窮遠處(理想只是方向並非目標),而只在當下,包括當下的愛人存心(仁)與恰當的愛人行動(義),尤其是存心之仁,更是愛之根源。所以孔子提到行仁,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即存心,能當下存此己立而立人之心,便是無私了!至於行動,先別問是否有效,只要是秉此無私之心而為(取譬,即以無私之仁心為本也),便算是仁的表現了!至於愛的行動對象,則只須就眼前有緣人而為(能近)就可以了!乃因眼前人即一切人之代表也!而在此之無私,則是偏指存心之無私的意思。
然後,秉持無私的存心,才能發出恰當的愛之行動,以成全對方的自我實現,即能近取譬的後續自然發展也。這在孟子,稱為權衡與義;程明道的《定性書》則針對人自私用智之蔽而提出更明確完整的説法:「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廓然大公即前段所謂存無私之心,物來順應則更進一步表達秉無私之心所發出的應是如何的愛人行動,那就是不管對方的言行表現是正是邪是順是逆,我都以人道相待而愛之以德,以助成他的生命成長。在此,無私之義便更延展到行動層面的有效愛人了!當然,所謂有效並非專指積極地有所幫助;若無能幫助,即退而無為以免反成干擾,也是一種消極的有效。總之,愛心唯一,愛人的行動或方式則千千萬,其最極端而同樣可算有效的一種,即不愛或停止去愛也。全心為對方考慮而不以物喜不為己悲,則即使毫無作為,也可以是一種恰當的行動與無私的表現也。
最後,綜合上述的無私諸義(推己及人義、存心大公義、恰當行動義),便可鍛練出一個無私的總體義,即以廣大無邊之心,道德地涵蓋一切也。這在張橫渠,稱為「大其心」(無限地擴充良心)。當然在此須有工夫之支持,即孔子之「為仁」、孟子之「求其放心」、王陽明之「致良知」;然後便可有道德實踐、自我實現的終極境界之呈現。這在孔子,稱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只要當下認真做推己及人的工夫,就會感受到天下萬物都涵攝在我的仁心之中。)在孟子,則稱為「上下與天地同流」(我的生命與整個宇宙同體流行)。在程明道,則稱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在陸象山,則直稱「吾心即宇宙」。總之就是指一點存心的廣大、冲虛、無私。
4.結語:只要一念無私便已穩立在生命成長的第三階了
原來愛的本質便是無私,能真秉無私之心,便自然能跨出愛人的第一步(由主體性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亦即孟子所謂盡心知性知天。)也超越了前兩階的階段性課題,而穩立在生命存在的最原始也最終極的立足點上。在此頂天立地,問心無愧,雖九死而無悔。而且這完全不是後天人為的道德教訓,而完全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所謂「人之性善」,我們只是如實地予以肯認而已。關於這一點人性普遍的無私善性的肯定,孟子曾用「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邀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來說明。「皆」表示普遍無例外,「怵惕惻隱之心」表示善性或愛心之流露,最後三句則是論證這反應並非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而純出於天性的自然無私。
像這樣借點出關鍵性的無私來對人性之善與愛作出最充分的發現與肯定,可說是孔孟以來的儒學最核心、最本質、最充分、最完整、最精要也最如實的義理表述。這不止是理論建構,更是要通過實踐工夫一步步一階階去活出來的道德生命的真實存在。他始於自由終於愛,而什麼是愛?雖然散開來經緯萬端,但核心要義真的無非就是無私二字罷了!
2022-10-7 3800字
曾昭旭 著作
0 comment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