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系列之七:
《生命成長的最深微病痛在對病痛無感》
1.第三階的病痛是更複雜深微了
生命成長可分三階,固然是為了展示生命成長的次序,好方便人循序漸進;但老天如此設計的更深層用意,無寧是由外而內逐步逼近生命存在的本質,同時也是生命病痛的本質,好讓人在痛感中更懇切地領略生命的真實存在,從而能真正活出自己。
所以當孩子處身在第一階,感受到來自母親的無條件被愛,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好像就是人生最幸福的圖像。但若留戀於此,缺愛症或被拋棄恐懼情結就會早晚來襲,你再怎樣找尋媽媽替代品都沒有用,必須領悟在母愛的幸福氛圍中被點燃的生命母火才是自我存在的真正立足點。所以,如果母火已被點燃,固然要在心理上剪斷臍帶、離開母親,去嘗試並且學習過獨立自主的生活;即使母火尚未點燃,也只能順著自我意識的出現與增強,去離開對母愛的依賴以自我點燃。也就是必須由第一階自我提升到第二階去求解,而答案就是自我肯定,肯定內在的心靈是比形軀肉身更真實的自我。
但自我肯定就是生命存在的終極答案了嗎?如果一念執著於此,也會引生新的病痛,就是自尊匱乏症或自卑情結,就是欠缺生命存在的意義感、價值感、尊嚴感,因而感受到自我的空洞無實、虛歉不足,此即稱為自卑。這個自我心靈的黑洞,是無論你向外追求攫取再多的資源(如名利權位)都填不滿的,只徒然引生嚴重的自我矛盾;只有讓心靈自己發出意義之光來自我照亮,亦即秉自由的主體性,創造地發展出道德性來以自我充實才行。也就是必須再從第二階自我提升到第三階去求解,而答案就是以無私之心去愛人。
於是我們才更懇切地領悟到:自由獨立的自我還不是真我,還要再加上充實飽滿的意義內容才是;而合此兩端,即稱為「仁者愛人」。我們於此更體會到:這一階一階的升進,其實是逼我們非要做成一個仁者愛人的君子不可,否則你的成長病痛就無法有徹底的解決。
但,事實上這第三階是如何才能翻上去的呢?無私地愛人真是談何容易?因此當事實上翻不上去之時,就會出現生命成長更複雜更深微的病痛,有待每個人自己去覺察、分辨、療癒。
2.人面臨第三階為什麼就是翻不上去?
我們不妨就從「為什麼會翻不上去?」這個疑問切入。
首先是因為前兩階的病痛,都還有下一階的成長課題在招手(被愛依戀前面有自由獨立在招手,自尊執著前面有無私愛人在招手。)所以可以跳過這一階到下一階去一併解決。但到了第三階,愛就是生命問題的總答案,已經沒有下一階了!人非得就在這裏找到安身立命之道不可。換言之,連前兩階沒有完全療癒而多少殘留下來的病痛,都要在這裏獲得總體性的解決,也就是生命人格要在這一階得到充分的成長與自我實現,而無法再觀望蹉跎了!
其次,順著一階階的過渡(實質上未必能有升進,但依然得過渡到下一階),生命重心必然也逐漸由外往內轉移,亦即答案愈來愈著落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第一階,孩子撒嬌求愛是合理且有效的;但在第二階,外求種種條件以滿足心靈的意義需求就會跟自尊構成矛盾;然後到第三階的愛人課題,就完全只能由自我心靈主動發出,而毫無假借餘地。因此,如果翻不上去,則答案唯一,就是你自己不要翻上去罷了!原來愛百分之百是我説要愛就一定能愛的,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孟子才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不思則不得也。」如果愛人的本性本願不得實現,全由於「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罷了!
但事實上太多人就是可為、能為卻依然不為呀!這又是什麼緣故?在此是需要有一個合理解釋的。首先總體來說,是因為前兩階的成長課題沒有完成,無法發出無私之心而構成第三階愛人行動的障礙。諸如:還在渴望被愛那有餘力去愛人?正忙著抬舉自我呢那來得及放下自我中心去為他人著想?就更不用說當種種創傷未癒,人的自我防衛系統會把所有人推在門外了!
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也可以藉著這欲愛而不得的自我存在事實,反省到障礙之所在,而敦促自己回過頭去認真面對前兩階段的未完成功課;等缺漏補足、舊傷痊癒、障礙清除,愛人的本性理想便能順理成章地實現了!這便是之前提到的「畢其功於一役」的涵義所在,原來在愛的呼喚下,為了愛到我想愛的人,人是真的可以發憤圖強、加速成長的啊!
其次,由此又可以引申出能為卻不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愛人的兩項要素:無私愛心與足夠愛能之間,誤把重心放在後者即結果有成、愛人有愛到之上了!遂讓愛人失敗的經驗造成心頭的陰影烏雲而不敢再去愛。但事實上雖然愛人的確要愛到才算,但愛心的無私我們可以秉真心去作出保證,愛的結果是否有效卻無論如何都是說不定的;所以我們頂多只能儘可能反省改善,而無法有必然的保證。所以孔子才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人為什麼就是會為此心生挫折而事涉強求呢?追究根源,仍是第二階的自我肯定沒有充分做好,無條件的根本自信未能充分建立,所以才會被失敗的經驗所打擊而構成心理的創傷。
而總上所論,人所以在第三階會翻不上去,完全是自己的緣故而實與外因無關。而自己的緣故有二,其一是因心靈的本質自由,本來可上可下。其二是若決定要翻上去,就得先回頭補足前兩階未盡的功課,而人若一念畏難怕麻煩,就很可能決定算了。卻不知一念得過且過,遂被自我所卡住,也造成比前兩階更深微難解的病痛。
3.第三階的總病根就在自我欺騙
相對於第一階的缺愛症與被拋棄恐懼情結、第二階的缺尊嚴症與自卑情結,第三階的病痛可稱為麻木不仁症與自欺情結。
所謂麻木不仁,是相對於矛盾不安而言,這在第二階尤其明顯。是什麼矛盾?就是真心與假相的矛盾,包括外求條件的有限與自尊本質的無限的矛盾、要為愛放下自尊還是為維護自尊寧可放棄愛的矛盾,總之就是要自我實現還是放棄算了的兩可或兩難的矛盾。
面對這自我內在的矛盾人能怎麼辦呢?當然看清楚人性本質而毅然決然選擇真心、選擇無限人性、選擇走通自我實現之路才是正辦。但人只要一念偏邪,也可以選擇一條既不必辛苦麻煩回頭補作功課,也不必冒失敗風險去愛人的夾縫之路;這一條自以為聰明的歧路就是自欺,就是裝著去愛人而其實沒去愛,於是他就不必因沒愛人而良心不安,也不必為補做功課而辛苦煩惱了!
當然這自欺之路也有多種形態:其一就是口口聲聲說愛你,而其實並沒有關懷尊重對方的情感與意願,只是一味憑個人意志、用自己設定的模式去強迫對方,遂不免是假愛之名而實屬宰制、支配了!許多父母對待兒女尤其是幼年兒女不就是如此嗎?其二就是推說自己雖有心但無力,例如兩手一攤說我就只能賺這麼多,你要我去搶嗎?或者說我就是這麼笨呀!或者乾脆説我又不是聖人!遂不免因現實之有限而牽連把愛人之心、自我肯定之心也一併扔了,而構成自暴自棄。其三就是把責任都推給別人,怪東怪西、怨天尤人,只會「甩鍋」,就是不檢討自己;或者自居為受害者,不斷要找出加害者去撻伐、去報復,而迴避了自我療癒、自我成長的責任。其四就是乾脆否定愛否定人之性善,希望斬草除根地免除良心的不安,例如論證人性的自私邪惡;例如造了許多假格言來自我開脫,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天下烏鴉一般黑」、「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識時務者為俊傑」等等。
而不管形態如何複雜分化,總括來說,其實就是把這自我實現的歧途予以合理化,也就是硬把假的說成真、錯的說成對,好給良心一個可以安的藉口,卻不管這是遲早必然穿幫的自欺。而這樣一種把病痛合理化的自欺,其最可憂的一點就是:既然這是合理的,那就不用改善了!遂構成人永遠在成長路上停步不前,蹉跎終身,亦即永遠地把自己卡住。所以自欺就是一種最嚴重也最深微難以覺察的成長病痛。
這種病痛,在《論語》即稱為「文」(「小人之過也必文」),即文飾、包裝、以假掩蓋真之意。在無比周到的包裝之下(現代社會稱為「人設」),人很可以一切符合社會設定的規格標準,但內心卻完全沒有忠於這標準以力求實現的意念;也就是說這只是扮演給別人看的罷了!這種假人就是孔子唯一痛惡的鄉愿,因為即使你心裏明白感應到他的自私冷漠,你也無可奈何;即孟子對鄉愿的批評所謂「似之而非」,以及「刺之無刺,非之無舉。」(要批評他卻完全找不到批評點,明明感覺到他的不道德卻完全找不到證據。)這在西方,即基督教嚴斥的「假冒為善」;也就是現代人常譏評的「無感」(對是非正義無感、對民生疾苦無感)、「自我感覺良好」。而尤有進者,當這種以假作真的心態普遍流行,竟成為社會大眾居之不疑的常態之時,人是會雖明明活得很空虛、很痛苦、很煩惱、很無奈,乃至覺得毫無生趣,卻仍然就如此苟且地一天天活到終老。這就是王船山嚴厲批評的「流俗」,(船山云:「庶民者,流俗也;流俗者,禽獸也。」),曾國藩也同樣沈重地說:「入世已深,厭聞一種寬厚論說,模稜氣象,養成不白不黑,不痛不癢之世界。」也就是漢娜鄂蘭所謂「平庸的邪惡」(邪惡被普遍化成為平庸的生活常態)對此,我們即不妨總名曰「麻木不仁」,亦因此我們才稱第三階最嚴重也最複雜深微的生命成長病痛為麻木不仁症與自欺情結。它所以最複雜是因綜括了前兩階的未癒舊創,而所以最深微則因自欺(以至欺人欺世)之故竟可到渾然無跡之地步也。
4.結語
前文曾提到生命成長所以要分為三階,其實是要人從逐步逼近生命存在的核心過程中,愈深切地認識到、體悟到生命存在的全體真理,好真實地活出自己、充分地自我實現。而同樣的,如果不認真改過遷善,做好成長的功課,也會導致一階比一階嚴重的成長病痛,也使得生命的過關與成長顯得更為艱難,人想要逃避成長的邪念也就愈發強烈。真的,在前兩階,人犯的錯還只是外求愛與價值,其結果頂多是玩物喪志;在第三階,人犯的錯就只好是自欺欺人,其結果也就更是玩人喪德了!
我們也許可以大致這麼説:第一階的渴望被愛是屬於少年之過,第二階的外求自我存在價值則是屬於青年之過,到第三階的麻木自欺則是中年之過,也是幾乎無可救藥之過了!難怪孔子會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乃因還有下一階可以補救;但若「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則因這已進入第三階,若不能發憤為學,反省改過,而掉進自欺欺人,玩人喪德,真心麻木的泥淖,則積重難返,業力愈深,就真的很難回頭了!當我們省察至此,能不悚然以驚嗎?
那麼在這最後關頭,我們該怎麼辦呢?就且待下一文,也就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再來好好討論罷!
2022-10-15 4000字
曾昭旭 著作
0 comment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