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 » 【人際關係】系列-1- 曾昭旭 著作
Views

【人際關係】系列-1- 曾昭旭 著作



人際關係系列之一:

《所有愛與情緒其實都在人際關係中生發進行》


之前絡續發表了《愛之弔詭》系列八篇和《情緒》系列八篇,現在要接續討論《人際關係》,這個系列就循例也暫定寫八篇罷!

首先為人際關係作個本質性的定位,就是所有人際關係本質上都必然是道德的,以呼應愛與情緒的本質道德。也就是說:所謂愛,所謂情緒,基本上都是在人際關係中生發與進行;即使看似離開了人際關係,也常是以感情投射的方式暫時轉移到其他事物之上。

而道德涉及價值,遂有善惡、正邪、貞淫、真假之別,而且正負兩面還辯證地詭譎相即為一,於是人際關係中,尤其是在最親密的愛情關係中,愛恨情仇的變幻莫測、複雜難解,也就無可避免了!我們簡直可以說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是無道德可言的。就如魯賓遜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完全自由自在;但當星期五出現,馬上就開始有該如何對待他的道德問題出現。於是在生活中人的歡愉滿足必與某些人相關,人的痛苦受傷更直接間接源於某些人。所以才有這世界上最可愛可敬的是人,最可恨可惡的也是人的說法。因此,如何善處人際關係,讓人我的交接儘可能帶來幸福而避免惹來煩惱,便成為生活中的核心課題;簡直可以說人的道德生命成長史,就是一部人際關係史呢!

這於是出現了種種善處人際關係的方案或方針,即所謂「倫理」。有針對相處形式的親疏遠近而釐訂的種種禮貌禮節、規範敎訓、經驗傳承(可總名為禮教);也有針對相處心態的正邪誠妄去探討的心性本質、詭譎變化、工夫修養(可總名為仁教)。而不管形式還是心態,又有消極的以避免或化解由人際關係帶來的種種負擔、傷害為主的路數,與積極的以創造人我互動的意義價值,體現人我一體的悅樂境界為主的路數之不同。

前者如道家老莊。其心態是降低乃至取消人為附加的道德期待,還原回素樸單純的偶然相遇,即所謂「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其方式則是遠離人間社會的輻輳中心,寧願到深山隱居,與鹿豕遊;與人相交,則是以不溝通為溝通,即所謂「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這樣才能乘物遊心,逍遙自在。

後者則如儒家孔孟。其心態是以誠敬之心正視人與人的交往,即所謂「言忠信,行篤敬」;以期雙方都能在道德人格的成長上有所增益,即所謂「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所謂「仁者愛人」。至於在方式上則是釐定不同的人倫有不同的交往形態與行動準則,如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這樣才能在人間獲得人性理想的充分實現,而無負此生。

當然,形式、心態是一體兩面,消極、積極也是迴環相生。落實於生活上如何選擇調配,相輔相成,是每個人在每一當下的功課。我們但須謹記人際關係無可迴避的道德本質,與交往歷程中必然出現的辯證浮沈,便大致能把握原理,朝正確的方向去走通這條藉人際互動以自我成長之路了!

2022-8-29  曾昭旭 著作

下一篇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顯示表情符號

本週熱門排行榜

臉書粉專輪播(隨機更新)

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Created By SoraTemplates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 | Copyright © 2021 101 Wise Talents | 本站由架設 | 站長 : 獨孤氏維護